12月13日上午,青年班主任实务培训如期开展。本次培训主题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由德研部张群老师主持。
张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艺术。首先,我们教师要明确与家长相处要遵循利益一致、平等交流、互相配合、帮助服务这四个原则,为开启良好沟通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在对待家长的态度方面,应当不卑不亢,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再次,家校沟通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如电话、微信、家访、家长学校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沟通方式与沟通频率。最后,张老师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包括“自己人效应”、“调味品效应”、“可是效应”和“三明治法则”等,为更好地实现家校沟通提供了借鉴。
此次培训,还特地邀请了刚刚退休的施小飞老师来分享他的教育工作经历和班主任工作心得。
施老师于1980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在南翔教育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了41个春秋。他结合自己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向青年班主任们提出三条建议:一要热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班级就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二要管好用好班级群。班主任要让班级群成为开展教育教学的宣传阵地。三要与学生家长多联系。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以此建立良好的情感,助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施老师的教育经历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青年班主任,也给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与方法。培训后,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殷媛媛:
施老师的教师生涯既充实又多彩。通过他的分享,让我们青年班主任得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借鉴宝贵的经验,更有信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阴佳丽:
家校沟通向来是班主任工作无法绕过的重点、难点,甚至痛点。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的桥梁。
----陈萌:
作为青年班主任,面对不同学识不同职业的家长,都要做到平等对待,不卑不亢,互相尊重。倾听并重视每一位家长的诉求,与家长拉进距离,和家长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合力,开展好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
----毛晓丽:
从施老师的教育事迹中,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教育人的坚守。在这个平凡却重要的岗位上奋斗40多年,这是何等的不易和辛苦。施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许慧:
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和家长进行沟通,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沟通起来才更有效。